- · 东岳论丛版面费是多少[10/30]
- · 《东岳论丛》投稿方式[10/30]
- · 《东岳论丛》数据库收录[10/30]
- · 《东岳论丛》期刊栏目设[10/30]
- · 《东岳论丛》杂志社刊物[10/30]
- · 《东岳论丛》编辑部征稿[10/30]
晋祠寺观壁画保护修复研究以东岳祠壁画为例(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6.壁画表面做旧 待壁画表面病害清理完成后,为了使壁画接近壁画的原始面貌,要对壁画补缺部位进行做旧处理,依据主要是现有壁画的格调。做旧要按照
6.壁画表面做旧
待壁画表面病害清理完成后,为了使壁画接近壁画的原始面貌,要对壁画补缺部位进行做旧处理,依据主要是现有壁画的格调。做旧要按照文物保护的可辨识性和可再处理原则,通过对壁画颜料的科学分析,所用做旧材料要选择和壁画颜料相接近,最大限度地还原壁画的原始面貌。
由于室内湿度较大,壁画在干、湿两种状态时,呈现出两种不同颜色,这就给壁画补缺部位的做旧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起初先是对壁画进行烘干,然后再作旧。但试验发现,由于室内湿度很大,补缺部位严重返潮。因此最终采取“即烘即做”的办法来做旧。
7.壁画表面加固
恢复地仗层原貌后的壁画
为了使壁画在今后的保存中颜料层不褪色,不增加新的病害,需要对颜料层进行整体加固。壁画加固使用的材料是B72(2%~5%的乙酸乙酯溶液)。原则上画面加固要等壁画干燥后方可进行,但由于东岳庙整体湿度较大,且由于古建筑木结构的特点,致使不能像干燥墓葬壁画那样使用炭火进行烘烤,因此我们尝试采用电热器对壁画进行烘烤。由于电热器功率较大,考虑到电路的承载度,每次只能使用三到四个电热器同时工作,但是烘干后的墙体返潮严重。当天烘干,次日就又潮湿,因此我们采用烘干一块加固一块,逐步推进的方法,对壁画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8.西山墙特殊病害处理
西山墙顶部地仗层与墙体分离,最大裂隙达到20厘米。针对这一部分病害,我们采取先将壁画加固,用脚手架固定后,取出分离的支撑体土坯,而后用青砖重新筑垒支撑体,将壁画复回原位,去除胶贴无纺布。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清理画面,修补开裂、空鼓、脱落部位;
(2)通过自然风干的办法来干燥画面;
(3)使用B72(2%~5%的乙酸乙酯溶液)进行表面封护及渗透加固;
(4)熬胶:水浴法熬制10%的桃胶,即90g桃胶加910g水;
(5)粘贴无纺布:使用桃胶粘贴,便于去除,对身体无害;
(6)固定壁画:采用脚手架对壁画固定,起一定的支撑作用;
(7)取出与地仗层分离后的支撑体;
(8)将壁画复回原位,用青砖重新筑垒支撑体;
(9)待壁画支撑体重新筑垒好以后,对壁画用特制的锚杆进行加固;
(10)去除壁画表面的胶贴布。
三、东岳祠壁画保护修复的借鉴意义
东岳祠壁画保护修复工作是在总结国内外该领域成功方法,结合晋祠环境下壁画保存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场模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的一套返潮壁画的保护修复方法,和以往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东岳祠壁画是对返潮壁画进行的一次成功尝试,着力解决了返潮情况下的寺观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样对地仗层与支撑体分离,更换支撑体,复原地仗层原貌等处理方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东岳庙壁画的保护修复,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材施工,切实注意在现有的修复条件下,合理、科学地展开保护修复工作,既考虑修复后文物保护的长期性与稳定性,又兼顾文物修复的再处理性。
3.在修复材料的选取上,通过对壁画材料的科学检测分析,优先考虑与检测分析结果相近的材料、兼容性好的材料。
东岳祠壁画保护修复工作虽然取得了许多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壁画表面清理工作的细致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非壁画本身的残留物存在,这就为加固修复后的再处理增添了难度。
2.壁画空鼓部位灌浆所用的材料是胶泥。由于胶泥粘性大,干燥过程中易崩裂,其能否与壁画原地仗材料长久兼容,还需在今后工作中继续观察、验证。
3.壁画表面封护渗透材料还不理想,B72对画面颜料色度有一定的影响,亟待尝试更理想的渗透加固材料。
综合来看,寺观壁画的现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是复杂、多变、不确定的。任何一次保护修复都会面临不同的,甚至棘手的问题。此次对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东岳祠壁画的保护修复,是针对在较潮湿、易返潮等环境因素下对寺观壁画的保护所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在保护修复的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但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对日后类似环境下的寺观壁画现场保护修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东岳论丛》 网址: http://www.dylczzs.cn/qikandaodu/2021/0315/415.html
上一篇:从畏庐琐记看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以东岳崇拜
下一篇:胡建民东岳的致富带头人